学会做人,学会求知
学会做事,学会求职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永新中等专业学校美术鉴赏人才培养方案

 

 永新中等专业学校美术鉴赏人才培养方案

一、课程定位

《美术欣赏》是一门公共艺术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美术涵盖的范畴、美术的分类、指导学生进行美术欣赏。通过鉴赏美术术作品、学习美术理论、参加美术活动等教学实践,使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二、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模式,以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结合美术的职业标准,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与课程内容,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并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结构以美术作品为线索,让学生以欣赏为主。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使学生掌握鉴赏美术的有关知识和技巧。通过鉴赏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通过在实际环境中的欣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创作作品中培养创新意识,在体验中感悟美好情感,深化学习内容。

本课程学时数为12节。

三、课程目标

掌握美术作品种类鉴赏能力的基本要求掌握教材中各知识点的要求掌握学习本教材的目的坚持立德树人,面向文化艺术行业,培养从事中国画,油画绘制等工作,具备绘画岗位综合职业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增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文化修养,提高审美素质陶冶情操,培养高雅的气质和风度,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四、知识能力与素养结构

学习该科目的学生应该具备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1. 爱国为民、崇道、尚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热爱学校。

2. 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术事业,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3. 确立社会主义的文艺观和审美观,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

4. 具有善于观察、勤于思索、乐于探索、用于创新的人文素养。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设置的专业课程分为十二个课时,重点要求学生掌握美术绘画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基础理论,具有初步的艺术审美和美术鉴赏能力。

序号

项目(情境)名称

学时

1

美术的概念与范畴、美术的一般特点、美术的主要功能、美术欣赏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1

2

绘画艺术

4

3

书法艺术

2

4

中外雕刻艺术

2

5

中外建筑艺术

2

6

中外工艺美术

1

六、教学实施

(1)教学地点

  多媒体教室

(2)教学要求

 美术鉴赏课程根据美术绘画的特点,加强教师的专业示范和个别指导,通过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步增长,确保专业教学既满足职业岗位的需要,又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教学管理

要加强专业教学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建立教材使用的集体研究和学校审批制度,确保教材使用的合理性和规范化,根据美术鉴赏的特点,建立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的有效机制,确保课堂技能训练的合理密度和强度,努力提升教学的质量。从加强质量管理的要求出发,研究专业教学评价的改进方法,努力增强评价的客观性,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4)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案例法教学: 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如同亲临现场,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符合高职培养的要求。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所学课程内容,运用实际案例,由教师进行组织、分析和设计,然后让学生参与,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开展教学活动,对所给的案例材料进行比较、分类、分析与综合,学会从现象中抽出本质,提高学习能力。

用互联网: 现在互联网日益深入我们的生活,大量的信息可以从网上获取。同样,我们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取相关资料来补充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取新标准,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查阅各种相关信息,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

七、实施建议

1)教学建议

本课程应以欣赏为主,辅以理论指导。教学应采用现代多媒体等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和知识含量。有条件的学校应组织参观各级各类美术展览。

2)教学评价

本课程可根据各校的实际设置情况来确定进行期末“考试”或“考查”;考试内容可以进行基础常识、知识简答、作品赏析等内容的闭卷考试,也可以以学生感受分析、评价美术作品的能力为重点进行开卷考试。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验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成绩评定:平时作业与考试作业成绩各占总评成绩30%70%。作业成绩均按百分计。

3)教材编写

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选取教材。

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教材应突出实用性、前瞻性。应将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及新知识、体现在教材内容中。

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开发适合教师与学生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充分利用行业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训项目,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磨练自己,提升其职业综合素质。

积极利用数字图书馆、电子期刊、电子书籍,使教学内容多元化,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 点击数:] [打印本网页]  
 

相关内容

 
  • 江西省职业教育学会2014年工作计划要点
  • 关于公布2014年具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中职学校补充名单的通知
  • 关于公示2014年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第六届“文明风采”竞赛活动获奖名
  • 根据中央编委《关于深入开展机构和人员编制核查全面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
  • 关于评选2013-2014学年中等职业学校省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
  • 关于开展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第三批“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通知(赣教
  • 转发《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  
     

    名称:永新中等专业学校     地址:永新县埠前镇小屋岭  邮政编码:343400
    电话:07967731301 传真:07967731301 E-Mail:yxzx7731301@163.com 备案号:赣ICP备2023002631号 网站管理